
2008年,我国制定并开始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这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变化。标志着我国对知识产权有了更深刻前瞻性认识,标志着我们从改革开放之初,以知识产权保护为主,进入到保护与创造、使用并重的阶段。
作家出版社有限公司董事长路英勇讲述了作家出版社如何利用IP授权、IP赋能推动融合发展,形成系统的付费作品在线发表、阅读服务体系。该出版社原有的“作家在线”,也将变身为一个可以提供精品文学创作和阅读服务的商业性网站。
《建军大业》,这样一部主旋律题材的电影不太适合进行衍生产品的开发,于是结合纪念建军90周年,开发了大量的纪念类、收藏类的产品,包括邮品、贵金属纪念币、手表、瓷器等,整个的市场容量达到了1.2亿,迎来了一个新高。
编者按:
2019青岛国际版权交易会在青岛市即墨区青岛国际博览中心开幕。2019青岛国际版权交易会由国家版权局指导,山东省版权局、青岛市人民政府主办,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即墨区人民政府、山东大众报业集团承办。本届国际版权交易会以“版权新动能,创意新未来”为主题,注重版权资源的有效转化和利用,助力新旧动能转换,助力企业转型升级,搭建版权展示、交易的国际化高端平台。本报记者就版权交易会的情况以及关于版权和IP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采访报道。
知识产权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将更加凸显
“改革开放已走过40多年历程,我们从对知识产权一无所知,到初步建立符合我国实际,也符合国际规则的知识产权制度,包括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体系,以及司法与行政并重的知识产权执法体系。2008年,我国制定并开始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这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变化。标志着我国对知识产权有了更深刻前瞻性认识,标志着我们从改革开放之初,以知识产权保护为主,进入到保护与创造、使用并重的阶段。进入新时代,包括专利、商标和版权等各类知识产权,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将更加凸显。”
2019青岛国际版权交易会开幕式上,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版权协会理事长、国家版权局原副局长阎晓宏的一段讲话讲述了我国在知识产权方面所走过的道路及在新时代的发展前景。
转变增长方式,提质增效,将更加依赖各类智慧成果的创造和运用,而智慧成果依法享有的产权就是知识产权。
从2013年开始,依托国家版权示范城市和国家级青岛国际版权交易中心,青岛已经连续三届举办区域性国际化版权类展会,搭建版权交流交易平台,打造了继国家版权局主办的“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之外的,唯一一个由地方承办的国际化版权交易盛会。本届版交会在之前基础上,更加注重平台的搭建,探索并构建服务于新旧动能转换,打造一站式版权授权全产业链服务平台,在版交会之外打造一个服务实体经济创新发展、面向全产业链、可持续的国际版交会,帮助品牌方、版权方和企业实现合作,借助IP授权推动青岛市快速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及产业升级。
本届版权交易会,从参展商的数量和质量上来看,都有了很大的提升,特别是吸引了一些在国际国内有重要影响的IP产品和机构,也有一批在这里寻求授权的企业和机构。
版交会上成交额达140多亿元
版权是人类智力的创新成果,以版权保护为基础所形成的版权产业,是知识经济的重要支柱和主体部分。大力加强版权保护,加快推动版权产业发展,对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记者了解到,本届版权交易力图以平台思维助力版交会创新升级,在筹备版交会的过程中大力推介优质版权资源,促进版权方与被授权方的沟通交流,截至7月7日闭幕时,成交额累计达140多亿元。
在7月5日上午的开幕式现场,就有8个项目进行了现场签约。其中,中信资本控股有限公司与红纺文化有限公司现场签约,共同设立国内第一支以IP为主要投资方向的产业基金,投资方向涉及IP产权的全流程企业,基金总规模达到百亿元;山东文化产权交易所有限公司和红纺文化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探索打造IP授权服务平台,为版权方找到合适的具有潜力的企业,也为需要通过IP授权提高产品再生力与品牌创造力的企业提供版权信息;青岛市体育局和青岛国际版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签订共建5亿元规模的青岛体育资源交易平台战略合作协议,促进青岛体育产业快速发展;宁波小辣椒文化投资有限公司与中国动漫集团签约,共同设立总规模20亿元的动漫产业基金,投资动画、漫画、游戏以及与动漫产业有关的文化科技、文化消费领域、文化教育等领域。
IP赋能新时代
IP作为版权交易领域的重要概念、文化产业中的“绿色动能”,以创新驱动产品输出,在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此次版权交易会上,海内外知名IP授权业大咖齐聚青岛,以“新动能:IP赋能新时代”为主题,围绕零售、游戏、影视、文博艺术、生活方式、动漫卡通、孕婴童产品等诸多IP授权领域,对IP全产业链进行全面解析,针对IP如何进行内容充值和衍生品开发、如何创新授权模式、如何与产业链上下游进行深度跨界合作等议题进行探讨,开启一场IP文化的思想盛宴。
除展览展示外,7月5日、6日举办的蓝谷IP国际高峰论坛,通过政策解读、经验交流、跨界探讨、案例分享、模式互荐等方式,聚焦多个议题。主旨论坛以“新动能:IP赋能新时代”为主题,从学界、业界、政界、投资界等多视角集思广益,探讨IP商业转化的新路径,寻找中国超级IP打造和运营的策略。
论坛上,作家出版社有限公司董事长路英勇讲述了作家出版社如何利用IP授权、IP赋能推动融合发展,形成系统的付费作品在线发表、阅读服务体系。该出版社原有的“作家在线”,也将变身为一个可以提供精品文学创作和阅读服务的商业性网站。路英勇说,近5年来,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的长篇小说,已有数十部被改编为影视剧,或已被购买了影视改编权。较为重要的有:《北平无战事》被改编为同名电视剧,《陆犯焉识》被改编为电影《归来》,《姥爷的抗战》《小别离》《谋杀似水年华》等,都被改编成了同名影视作品。
对于中国的IP产业化,或者是衍生产业发展有近20年的历史。电影《流浪地球》的发起和出品方———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营销公司副总经理朱海荣讲述了中国电影衍生产业发展态势和思考。
他说,2015年,好莱坞电影在国内市场上形成了一个小高潮,如《小黄人》《功夫熊猫3》,国内当时也出现一个现象级的动画电影《大圣归来》,这也是2015年在衍生品市场出现的一些亮点。2016年更多的影业公司开始进军衍生产业,2016年也出现了代表性的影片《大鱼海棠》,衍生品的销售总额突破5000万元,这在当时是一个可喜的数字。2016年,以中影为代表,加上其他做衍生产业开发的公司,开始在影城、商场开设衍生产品的直营店,这些衍生产品直营店全国范围达到100~200家的数量。但是到了2017年,许多直营店纷纷关闭,这与这个产业刚刚开始发展,很多条件都不具备是直接相关的。2017年中影主投主控的影片《建军大业》,这样一部主旋律题材的电影不太适合进行衍生产品的开发,于是结合纪念建军90周年,开发了大量的纪念类、收藏类的产品,包括邮品、贵金属纪念币、手表、瓷器等,整个的市场容量达到了1.2亿,迎来了一个新高。2019年的《流浪地球》,由于它的票房足够高,影响力足够大,使这样一部电影成为非常适合进行衍生产品以及整个衍生产业业态拓展的大IP,所以这部电影的IP授权价值、产品开发及价值是空前凸显,目前《流浪地球》衍生产品的开发、涉及品类超过100多个品类,SKU数量超过1000个,目前市场容量达到8亿左右,这个容量还会逐渐扩大。其主要原因是这样一个IP本身的价值,它的票房是46.54亿元,它的观影人次突破1亿,而且这样一个电影由于构建了宏大而独特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深刻地蕴含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所以说到现在《流浪地球》创造了我们国产影片衍生产业的市场高点。
所以,IP产业的发展,对于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意义十分重大。衍生产业和电影IP会互相之间形成促进的关系,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衍生产业的发展不仅仅是扩大产业规模这么一点,也是可以促进中国电影真正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手段。
中国动漫集团副总经理陈学会,对于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以及世界授权产业有一个整体概述:我国文化产业一直处在稳步上升的阶段,2018年国内动漫产业总产值达到1500亿元人民币,在线内容市场达到150亿元人民币。2017年,世界授权产业规模达到2716亿美元,动漫形象授权达到1215亿美元。迪士尼全球3000家授权,10万种授权商品占中国市场55%,小猪佩奇一年授权商品10亿美元产值,这里有一个数字更惊人,哈利波特从著作权开始起到2018年底拉动整个产业产值2000亿欧元,所以授权产业、文创产业的价值是巨大的。
中国已成为全球创新版图中的重要力量
中国已成为了全球创新版图当中的重要力量。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中国办事处主管邓玉华介绍。
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一个全球创新指数报告里,中国从2016年排名开始已经进入到了世界前列,为什么说进入到世界前列?2016年以前,在创新指数报告里,前25名全部都是高收入国家,从2016年开始中国正式作为中等收入国家进入了前25名,排名第25位。2017年上升到第22位,2018年上升到第17位。今年的创新指数报告将于7月24日在印度新德里发布,预计中国能够在这一次的创新指数报告里面会有更好的排名。
大家知道4月26日是世界知识产权日,但却很少有人知道。4月26日世界知识产权日是中国政府和阿尔巴尼亚政府当年在产权组织上提出来的一项建议,被采纳以后开始实施的。在中国和全世界相当多的国家,每年的4月26日和宣传周期间都有大量的庆祝和教育活动。
中国版权产业的特点是,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产业发展非常迅速,规模不断扩大,版权占国民经济贡献率的调研一直在持续进行,根据今年最新公布的数据,版权产业在中国GDP的比例提升到7.35%,核心版权产业占到4.95%,应该说版权产业的发展在推动社会就业、促进外贸进出口方面已经发挥了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
中国政府的政策导向明确,支持力度不断加大,相关法律制度也比较完整和健全,全社会的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在提高,都为整体中国版权制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基础。
如何推动中国的知识产权更好地发展,为此邓玉华提出几点建议:建议中国跟踪国际形势,来引导国际规则的发展。希望中国能够加大参与有关数字化条件下版权保护和版权相关产业发展的国际讨论,来向世界分享来自中国的经验和中国的智慧;建议中国的版权产业可以强化版权的运用,最大程度释放市场价值,中国的企业已经初步具备了以IP作品为核心的多业态开发和经营能力,如何来构建平衡合理的价值交换链条是中国目前面临的一个课题,同时还要注重从作品价值到权利价值的转变,通过许可、授权、融资等方式挖掘市场的价值;希望中国能够进一步增强维权意识,高效解决版权争议,这也是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最后一个服务体系内容,就是WIPO仲裁与调解中心,出现版权纠纷后,一方面走司法途径,另外走庭外仲裁和调解,产权组织仲裁和调解中心正是这样法庭外的争端解决机制的机构。
朱海荣则指出,版权、IP的产业化实际上是一个很重要的命题。衍生产业实际上是版权产业化的一个重要途径。衍生产业的发展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需要版权方、运营方、产品方、渠道方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部门和机构,一直到我们广大的消费者,各个环节要充分重视,要能够把各个环节的优质资源整合到一起,而且需要严格的行业自律,这样才可以系统地推进这个产业的发展。
郑重声明:本文旨在为用户提供知识产权行业资讯,传播更多信息。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删除!
028-87363568
0:00-24:00
访问我们微博了解更多信息
访问微博